【企業(yè)文化】《集郵與黨史》之五:關于俄國“十月革命”的郵票
日期:2021-02-20 閱讀數:
毛澤東曾經指出,“十月革命的爆發(fā)給我們帶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上攵?,俄國十月革命對當時中國的政治影響意義非凡,對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的思想覺醒意義非凡。從郵票的角度分析,俄國的十月革命值得紀念。
作為集郵收藏的人們都知道,錯版郵票具有收藏價值。沒有想到,關于“十月革命”的郵票成為了錯版郵票。1952年11月7日,是十月革命35周年紀念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擬定在這一天發(fā)行紀念郵票1套,全套4枚,面值均為舊人民幣800元。第一枚郵票圖案為毛澤東和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宮塔樓上;第二枚圖案為列寧在第二次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上講話;第三枚圖案為列寧運河入口處的斯大林像;第四枚圖案為斯大林在演說。郵票名稱定為《慶祝蘇聯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紀念》。
1952年7月16日,郵政總局在致函中蘇友好協會總會征求對郵票圖稿意見時,中蘇友好協會總會提出郵票名稱應改為《偉大的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紀念》。郵票名稱改正后,又交中宣部審核,沒有異議。于是,郵票圖稿正式發(fā)工廠制版印刷。與此同時,還設計了紀念郵戳。9月初,當把紀念郵戳圖案送到中央辦公廳審核時,對郵戳圖案設計沒什么意見,但要求在郵戳上加上“蘇聯”二字,即把《偉大的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紀念》改為《偉大的蘇聯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紀念》。既然郵戳上加了“蘇聯”二字,郵票名稱也應該與此一致。于是,郵政總局有關部門便通知承印這套郵票的北京人民印刷廠,在郵票名稱上加上“蘇聯”二字。就這樣,把原來已改正過來的郵票名稱,又改了回去。
由于反來復去修改,影響了印刷進度,原擬在1952年11月7日發(fā)行這套郵票的計劃落空了。因此,又改在1953年2月14日發(fā)行,這一天正是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紀念日。
1953年1月31日,郵電部發(fā)布公告,發(fā)行這套郵票的名稱為《偉大的蘇聯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紀念》。1953年2月7日,上海郵電局接到郵電部關于這套郵票的發(fā)行公告后,對這套郵票的名稱向郵政總局提出意見。郵政總局又去找中宣部研究。中宣部明確答復,在十月革命節(jié)紀念口號中,沒有“蘇聯”二字,因為十月革命在先,然后才誕生“蘇聯”,郵票名稱《偉大的蘇聯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紀念》必須改正。當時這套郵票已全部印好,并分發(fā)到各地郵局,準備在2月14日出售。于是郵電部立即發(fā)出急電,停止出售這套郵票。說來也巧,1953年2月14日正是春節(jié)。郵電部急電下發(fā)以后,湖南省長沙市電訊局值班服務員由于工作粗心失職,未向衡陽地區(qū)下發(fā)郵電部急電電文。衡陽郵電局雖未接到停售“紀20”的電文,但也沒有按期在2月14日出售。因為考慮到正是春節(jié),放假3天,以往節(jié)假日都沒發(fā)售過新郵票,所以在春節(jié)放假3天過后,于2月17日才開始出售這套郵票。大約出售了半個月左右,湖南省郵電管理局才發(fā)現衡陽地區(qū)各郵局在出售紀20《偉大的蘇聯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紀念》錯版郵票,便立即通知他們停止出售。但由于當時湖南省長沙市電信局值班報務員疏忽大意,漏發(fā)電報,致使該省55個郵局售出了4000多枚。據統(tǒng)計,當時全國已有97個郵局出售了4700多枚,占總印量的千分之一。
1953年4月,郵電部決定重新印制發(fā)行《偉大的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紀念》郵票,并于當年10月5日正式發(fā)行,全套郵票仍為4枚,圖案也與原來的錯版票相同,只是刷色做了調整,志號仍為“紀20”。由于出售的錯票只占印量的千分之一,而且大部分已用于貼信,存世量十分稀少,僅數百套。這套郵票是新中國第一套錯版票,集郵界簡稱為“紀20錯版票”,被集郵者視為珍品,成為新中國十大珍郵之一。1996年4月21日北京嘉德郵品拍賣會上,紀20錯版票全套新票底價為6萬元。同年5月20日在北京郵星貿易公司舉行的拍賣會上,一個新雙連套票,底價13萬元,被人以17萬元拍走。現拍賣價新票一套10萬元左右。
郵票記載歷史,郵票也在講故事。后來,郵電部又在1962年11月7日發(fā)行了紀95《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45周年》的紀念郵票,全套2枚。2-1為"列寧和衛(wèi)兵" 。畫面中間為列寧。2-2為"攻打冬宮"。畫面再現了1917年11月7日,在列寧領導下,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舉行武裝起義,并向俄國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發(fā)起總攻,臨時政府最終滅亡。
我在大學時代曾經學習了《聯共(布)黨史教程》,對十月革命印象深刻。在東北師大禮堂,我還觀看了一些從長春電影制片廠調來的內部蘇聯電影,對俄國革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十月革命是俄國工人階級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所完成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又稱布爾什維克革命。是俄國1917年革命中第二個、也是最后的重要階段。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宮發(fā)起總攻,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由此,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宣告誕生。這次革命導致了1918年至1920年的俄國內戰(zhàn)和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的成立。因為革命發(fā)生在俄歷10月,故稱為“十月革命”。不僅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而且改變了世界格局。
面對眼前的這些紀念郵票,我又回憶起2020年3月2日我寫的講故事系列之“講哈俄之旅的故事,話電影《列寧在十月》及阿芙樂爾號艦艇的炮聲“。仿佛電影《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的畫面在眼前回放。特別是2018年10月,我去哈薩克斯坦及俄羅斯的實地旅游:忘不了參觀圣彼得堡的冬宮;忘不了乘坐游船近距離觀看阿芙樂爾號軍艦;忘不了莫斯科的紅場及列寧墓;忘不了克里姆林宮的會議室。假如沒有俄國的十月革命,中國又當是個什么樣子?因此,我深刻地理解了如今播放的電視劇《覺醒年代》中先進知識分子覺醒的意義,那是十月革命的炮聲,讓苦難的中國真正開始覺醒。
秦寄翔